整合國學、強化閱讀理解,
用「學習的生命觀」讀《紅樓夢》、學素養
知名兒童文學作家鄭宗弦 X 中文博士楊奕成 改寫.領讀
少兒小說家鄭宗弦針對原著的空白作改寫,
中文博士楊奕成做伏線的提示,並結合生活經驗,
依照電影分級制度改寫,以學習、成長作為課題,
呼應少年的經驗歷程,側重情感的延伸教育,
帶著孩子從頭「領讀」紅樓夢,讓每一位讀者都可以讀得完、讀得懂、讀得深。
【少年讀紅樓夢(二)才子佳人書】
一句「不是冤家不聚頭」,
冥冥中道出了寶玉和黛玉這段天上、人間的緣分。
才情洋溢的賈寶玉、精明能幹的王熙鳳,
怎麼會持著亮晃晃的大刀,鬧得人仰馬翻呢?
賈寶玉又是為何遭受父親狠絕的責打呢?
●書籍資料:約59000字,無注音。適讀年齡:國小高年級以上。
●關鍵詞:黛玉葬花、寶釵撲蝶、共讀西廂、杖責寶玉、齡官畫薔、海棠詩社
【特別有聲收錄】
1.楊奕成博士錄製講解「詩詞小講」、「紅樓小講」
2.楊奕成、鄭宗弦兩位作者的「少年讀紅樓夢」精采對談
少年寶玉與少女黛玉,相遇在青春大觀園,是何等綺麗的風景。
──中文系教授/作家 張曼娟
鄭宗弦老師展現精湛的文字力,修飾、轉譯原典用詞,叩問作者意圖以保原味,讓紅樓夢變得親切易讀。並以教學者的視角,循著分級標準篩選內容,使這本《少年讀紅樓夢》恰如其名,可以放心交到孩子們手中。楊奕成老師身為中文博士,不僅緊抓整本作品的原著精神,更在書末加入「學習的生命觀」領讀,讓這本書多了一味。這一味,免去了我對內容的擔憂。
──新北市莒光國小教師‧教育部閱讀推手 陳彥冲
任教建中近四十年,我一直帶第二、第三類組的學生,深深認為理工醫的學生更需人文素養的培養,《少年讀紅樓夢》正是可推薦給少年的一套書。《少年讀紅樓夢》尤其特別且富教化意義、提升心靈素養的,是在每一冊的卷末,都附了二十則「學習的生命觀」。
──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前資深名師‧親子教育專家 陳美儒
二位老師將經典化繁為簡,把艱澀繁雜的部分轉譯為親近可人,故事架構看似變得單純,卻更能凸顯裡面的角色與趣味。若是想理解《紅樓夢》那些更深層的意涵,皆必須透過閱讀與感受,才可以隨著作者對角色的刻畫,再一次進入我們的心裡。
──厭世國文老師
人在海外的朋友曾問,這書值得入手給孩子嗎?是的,《紅樓夢》裡的點滴情懷,透過合適剪裁與改寫,加上畫龍點睛的跨時代視角分析,這套《少年讀紅樓夢》讓古典貼近生活,讓古典靠近青少年。
──新北市竹圍國小教師 黃湘玲
【關於《紅樓夢》】
《紅樓夢》是東方最偉大的一部古典小說,根據統計,在各種考試中,與《紅樓夢》相關的試題出現的次數,位居古典小說之冠。這是因為《紅樓夢》整合了太多的知識點,包含文學、音樂、繪畫、書法、服飾、飲食、器用、禮俗、建築、宗教等各領域,甚至連醫學也包含在內,所涵蓋的領域之多,無法用幾句話描述完全。
世人多誤會《紅樓夢》是消極厭世的作品,甚至以為它只是一本言情小說。而課本或許只讓我們認識劉姥姥,卻不一定認識真正的賈寶玉、林黛玉與薛寶釵。事實上,一旦青少年讀者走進大觀園,與這些少男、少女成為朋友,將不只能培育語文的基本能力,更可以幫助他們體驗到最高品質的情感教育。讀《紅樓夢》能讓孩子學習素養、涵養好品格,並能擁有積極向上的態度,與生活實踐及反省的能力。
【為什麼少年要讀《紅樓夢》?】
【為何要改寫《紅樓夢》?】
【什麼是「學習的生命觀」?如何用它讀《紅樓夢》?】
【《少年讀紅樓夢》改寫重點】
【《少年讀紅樓夢》特色】
鄭宗弦
資深少兒文學作家,寫作二十多年來已經出版了一百多本書,並發展出三大創作理念:1.愛要從小說到大 2.愛的進行式 3.學習的生命觀。
1. 愛要從小說到大:
作品涵蓋繪本、童話、橋梁書、兒童散文、兒童小說、少年小說和青少年小說。針對兒童與少年成長的每一個年齡層,都寫有相對呼應的作品,提供適合閱讀學習的主題,讓孩子從識字開始後便能開始讀,歷經小學、中學到成年。
2. 愛的進行式:
希望孩子從作品中學習「愛」,並且階段性的成長。
一開始是透過作品幫助孩子先學習愛自己,肯定自己。第二階段是學習愛別人,尊重和接納別人。接著進到第三階段「助人為快樂之本」,用行動幫助別人,同時提升自己存在的價值。最後的階段,也是最困難的,叫做「無私的付出」。那是不考慮自己快不快樂,只單純利他的大愛精神。
3.學習的生命觀:
由於為每本作品設想主題,設計學習的主旨,長久下來體會出:生命的意義在藉由人們的一生在人間學習成長,提升心靈,然後無私的去幫助別人。並將這套理念融入《少年讀紅樓夢》的改寫之中。
其實每個人在人生中所遭遇的困難,就是專屬於個人的學習課題,是「自己」在「出生之前」為自己所定下的人生學習目標。由於是自己定下的,因此當我們遇到挫折時便不該怨天尤人,而是要積極面對這一痛苦,去克服困難,一旦克服了便成長了。經過不斷的學習,累積成長,進一步學習放下「自己」,化小愛為大愛,實踐「無私的付出」。
另外,除了我們親身經歷事件來成長,也能透過閱讀別人的故事來學習,當體會出別人故事中的學習課題,自己有所借鏡領悟,也是非常好的成長。
他認為創作少兒文學作品,正是在為孩子們提供各類學習的課題,因此他樂於投入時間和智慧,繼續實踐這一生的志業。
///////////////
從小醉心於繪畫與民俗藝術,後來愛上寫作,立志為孩子們創作有趣又有意義的文學作品。曾榮獲:九歌現代兒童文學獎首獎、陳國政兒童文學獎首獎、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優選、「好書大家讀」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、金鼎獎推薦獎、小太陽獎等數十項文學獎。作品有:「穿越故宮大冒險」系列、《媽祖回娘家》、「鄭宗弦的生命教育」系列、「少年總鋪師」系列、「少年廚俠」系列、「糕餅店三姊妹」、「來自星星的小偵探」系列等共一百多本書籍。
喜愛跟讀者分享生活上的所見所聞,以及滿腦子的幻想。期盼大家在欣賞文學趣味之餘,也能進一步愛人愛己,熱愛生活。
臉書搜尋:鄭宗弦
粉絲專頁:鄭宗弦的美食與故事屋
楊奕成
閲讀《紅樓夢》,其中的人情、人性、人生,我同理同感,我在國立臺北大學的講堂,為學子講授評析。
閱讀《紅樓夢》,曹雪芹說故事的功力,令我折服,我在SOUNDU錄製有聲書,以饗紅迷。
閱讀《紅樓夢》,那些雋永的詩詞,令我詠嘆,我在《國語日報》的「古今文選」,注解賞析。
閲讀《紅樓夢》,大觀園兒女們的心事,令我低迴,我在《人間福報》的「縱橫古今」,娓娓道來。
閱讀《紅樓夢》,發現寶玉、黛玉的前世今生,竟是少兒文學作家鄭宗弦《雨男孩雪女孩》的源頭活水,我撰文評論,出版《從紅樓夢出走的雨男孩雪女孩》。
閱讀《紅樓夢》,有感於這是一部「少年成長小說」,我在屏東泰美親子圖書館舉辦夏令營,帶領孩子們在遊戲、吟唱、飲食、聆聽中,向《紅樓夢》中人學習處世的智慧。
閱讀《紅樓夢》,我想專為少年改寫一套《紅樓夢》,動筆之前,我在臺東大學兒文所的研討會發表論文〈臺灣兒少版《紅樓夢》改寫本之探析〉。
關於《紅樓夢》,我還有好多的心得想分享,當你開始閱讀這套書時,我們便展開一場學習之旅!
///////////////
國立臺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,曾於《中國時報》、《人間福報》、《中華日報》、《國語日報》發表多篇散文創作,2013年起撰寫《國語日報‧古今文選》賞析《紅樓夢》詩詞,2014年起在臺北市胡適國小家長會、三峽嘉猷學苑講授《紅樓夢》、2018年擔任聲優SoundU《紅樓夢》有聲書主講人。
臉書搜尋:楊奕成
臉書社團:楊奕成的好了集之紅樓夢